當歌手羅大佑唱出〔臺北不是我的家、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〕時,似乎透露出臺北生活環境的變遷。
對於新世代而言,「臺北」是繁榮進步的象徵,便捷快速的代表。它有著新科技的交通運輸工具~捷運;也有著高密度聚集的人口。「臺北」它融合了諸多特點於一身。
但、臺北的過去,顯少人知道,就算知道,也屬於零星、模糊的記憶。隨著高樓的起建、馬路的拓寬、商業的繁盛,這些記憶逐漸為人所淡忘。尤其新世代的年輕人在快速前進的生活節奏當中,對於我們居住城市的過往,不復深刻記憶。因此,如何建構城市記憶,留給子孫珍貴不朽的文化資產,正是我們責無旁貸的重任。
對於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Z世代人類而言,要記住上個星期的新鮮事都很困難了,何況是二、三十年前的陳舊往事。


臺北的名稱正式始於光緒元年新設「臺北府」,建置臺北城時,因此地名在臺灣北部,故名。起初以城內、艋舺、大稻埕三地合稱為臺北三街,至日治時代,大正九年臺灣地方制度改正時,併合附近部落,二次大戰結束後,更大事擴張,將日時臺北州的文山、七星二郡的部份街庄併入,而成為今天的臺北市。
艋舺地方,一般認定是包含加納仔及崁頂在內。但嚴格而言,舊日艋舺街的轄境,是北至河溝頭,東迄縱貫線,南抵仁濟院,西頻淡水河,雖然區域不廣,但開發時間卻可遠溯至康熙中業。乾隆而下,則市衢逐漸形成,嘉慶以還,更是店肆閎興,商業鼎盛,不但成為台北首善之區,且與古都台南,通洋大埠鹿港,鼎足而三,併稱「一府‧二鹿‧三艋舺」。可惜從道光以後,淡水河道淤淺,船舶不能逕行溪口,往日繁華,頓成陳蹟矣。
「艋舺」改稱萬華是民國九年六月的事,更改的原因是日本人認為艋舺二字不太習見,才使用日語與艋舺通音的「萬華」來代替。光復時市政當局未曾注意及此,沿用迄今,勢難再予更易。
「大稻埕」係由于咸豐三年泉州之晉江、惠安、南安,所謂頂郊之三邑與下郊之同安籍民間分類械鬥,同安人敗北,集體遷往後始見開發,其最早建立之街道為中街,其後由于萬艋舺近之淡水河,日漸淤淺,大型船舶,無法航駛,而改停舊大稻埕,致其商業地位日增,駕艋舺而上,迄清朝末期,大稻埕發展之範圍大約南以今長安西路為界,西至淡水河,北以今民權西路為界,東達今重慶北路為界。在此範圍以外雖有少數住家式政府機關,但尚未形成市街。
「大龍峒」原名巴浪泵,源出蕃社名,其開發稍晚於大稻埕,街市之建成,約在嘉慶道光年間。其街道之發展屬村落狀態,至光復後稍有改善,惟仍甚落後。怠萬大計畫實施後,大大改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