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特‧畢昂迪是美國知名游泳選手,一九八八年代表美國參加奧運,被認為極有希望繼一九七二年馬克‧史必茲之後奪得七項金牌。

但畢昂迪在第一項兩百公尺自由式竟落居第三,第二項百公尺蝶式原本領先,到最後一公尺硬是被第二名超了過去。各位都以為兩度失金影響畢昂迪後續的表現,沒想到他在後五項竟連連奪冠。

只有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丁‧沙里曼對這項轉變不感意外,因為他在同一年稍早曾為畢昂迪做過樂觀影響的實驗。實驗方式是在一次表演後,故意請教練告訴畢昂迪他的表現不佳〔事實上很不錯〕,接著請畢昂迪稍作休息再試一次,結果更加出色。

參與同一實驗的其他隊友都因而影響演出成績。所謂樂觀是指面臨挫折仍堅信情勢必會好轉。從EQ的角度來看,樂觀是讓困境中的人不致流於冷漠、無力感、沮喪的一種心態。樂觀也和自信一樣使人生的旅程更順暢〔當然,你的樂觀必須是務實的,太天真的樂觀可能導致可悲的後果〕。沙里曼將樂觀定義在對成敗的解釋上;不同的人認為失敗是可改變的,結果反而能轉敗為勝。

悲觀的人則將失敗歸諸個性上無力改變的恆久特質。不同的解釋對人生的抉擇造成深遠的影響。樂觀與信心一樣可預測學業成績。沙里曼曾以一九八四年度賓州大學五百名新鮮人為對象做樂觀測試,發現測試成績比入學考試或高中成績更能準確預測第一年成績。

沙里曼指出:入學考測量的是能力,從每個人解釋成敗的角度可看出他是否容易放棄。一定程度的能力加上不畏挫折的心態才能成功,動機是入學考試測不出的,而要預測一個人的成就,很重要的一點是看他是否能愈挫愈勇。以智力相當的人而言,實際成就不僅與才能有關,同時也與承受失敗的能力有關。

樂觀與悲觀可能部份是與生俱來的,但天性也是可以改變的。

樂觀與希望都可學習而得,正如絕望與無力感也可能慢慢養成。

樂觀與希望其實都是建立在心理學家所謂的能力感上,亦即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,能夠應付未來的挑戰。

任何一種能力的提升都有助於培養能力感,使你更願意冒險與追求挑戰,而一旦克服挑戰便更增能力感。這樣的心態能使你既有的能力做最大的發揮,缺少的能力也會努力去培養。

史丹福心理學教授艾伯特‧班度拉對能力頗有研究,他說:一個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響。能力並不是固定資產,能發揮到何種程度有極大的彈性。

能力感強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來,遇事總是著眼於如何處理,而不是一昧擔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